工匠精神是在工匠技艺和品德传承中形成的文化,是敬业奉献精神的集中体现。敬业奉献精神是工匠精神在“德”维度的基本要求。工匠精神于之“德”亦在于尊师重道的师道精神,无论是传统的师徒模式或学徒模式,还是现代以高校、企业、研究机构等都强调着对知识技术的关注和对技术人员的推崇。工匠精神是一种对工作精益求精、追求完美与极致的精神理念与工作伦理品质,它包含了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坚守专注的意志品质,自我否定的创新精神以及精益求精的工作品质。这些优秀的工作精神和品质在今天的社会中依旧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
那么,工匠精神都有哪些时代内涵、它在推动中国迈向制造强国方面,有什么重要的作用呢?现在就让慧聪工程机械网编辑为你作详细解析。
从辞海中解释,工匠精神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一是精益求精。注重细节,追求完美和极致,不惜花费时间精力,孜孜不倦,反复改进产品,把99%提高到99.99%;二是严谨,一丝不苟。不投机取巧,必须确保每个部件的质量,对产品采取严格的检测标准,不达要求绝不轻易交货;三是耐心,专注,坚持。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因为真正的工匠在专业领域上绝对不会停止追求进步,无论是使用的材料、设计还是生产流程,都在不断完善;四是专业,敬业。工匠精神的目标是打造本行业最优质的产品,其他同行无法匹敌的卓越产品。
工匠精神是工业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
匠人情怀饱含着匠人对自身价值的认知。传统的工匠虽然也从事制作活动,但是那并不是一般人所认为的一项简单机械的日复一日的重复性体力劳动,而是一种持续性的创造过程,是一个不断对技艺、产品进行提升完善的过程。弗洛姆在《健全的社会》中指出:“工匠可以随意左右自己的行动。因此,工匠可以从工作中学习,在劳动过程中使用并发展自己的能力及技能。”正是这种具有创造性特征的工匠精神造就了一批杰出人士。瑞士的钟表匠一辈子都在做同一件事情、同一道工序,钟表匠们仅拧各种螺丝就要学习几个月,工匠们喜欢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享受着产品在双手中升华的过程,追求完美和极致。